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竹潋

[讨论]康熙的最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1 2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们给我证据告诉我为什么康熙最爱赫舍里

而且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敢这么肯定地说他最爱赫舍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第二十五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们一口咬定,是这个千古一帝在结发妻子去世时的表现大异以往的冷静自持,让我们明白这个帝王的典范也是有着七情六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1 20: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毋庸置疑,所有的康粉对圣祖爷爷的评价都是:理智重于情感。那么让圣祖爷爷“情感超出理智”的人在圣祖爷爷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啦。众所周知,赫舍里氏薨于三藩战乱之时,可圣祖爷爷却坚持大兴土木建造地宫,直到康熙十五年因为军费实在入不敷出,才暂停建造。只此一件,就可让人窥见圣祖爷爷深藏心中的痛苦和无奈。这是康粉所说的,并不是康熙自己说说的

因为董鄂氏的前车之鉴,圣祖爷爷在赫舍里氏生前无法随心所欲(其实表达的也不少啦)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在其死后方可“放手一干”的凄凉与悲哀:

1、违逆太祖遗训:立子立贤;

因为愧疚不行吗?

2、开创皇后先于皇帝入葬地宫的先河;

给补偿不行吗?

3、赠予赫舍里氏独一无二的谥“仁孝”。

我们不是康熙,难道就能说他这么做是因为最爱赫舍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1: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愧疚,想补偿,多点陪葬好不好??有必要折腾得这么鸡飞狗跳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1: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实录》之类的呢。我看杨珍的书,偏重引文,并非全盘皆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承认自己非常喜欢这位“仁孝”皇后,不过自认为并不偏激。面对不同的观点索要论据乃人之常情,“不屈不挠”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书归正传吧:

祖母去世,康熙以割辫待之,逾礼也。

母亲去世,对佟氏一族诸多照顾也是事实,可惜阁下还是夸大了。清朝民谣:要做官,找索相;要讲情,找明相。可见佟氏与赫舍里氏一族的差距。废太子时期,康熙当众痛苦自己的长辈都离自己而去,而佟国维尚在。

赫舍里氏去世,修建陵墓的行为尚在其次。拜托阁下认真看我在第二十五楼的回帖。

为孝昭的父亲修家庙?

此为钮祜禄氏一登上后位便向康熙求的恩典

碑文如下:“赐一等公遏必隆家庙碑。孝昭皇后壶德攸宣,伦情??,念父母鞠育之情,思祠宇春秋之祀。朕嘉其意,遣官督理……

孝懿写悼诗,确切说那叫做“祭诗”,大行皇后的帽子还没摘呢。

亲戚去世前去悼念有违礼吗?常理?

俗话说的好,有比较才有差距。综观康熙皇帝几位至亲的人去世时的表现,仁孝皇后的特别自是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2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历史不能充满想象,如果你想好了一个答案,在去找证据,难免会有误区。

------------------------------------------------------------------

看历史不能充满想象,修历史更不能充满想象了,杨珍女士作为女人,应该具有比竹更丰富的想象力吧,可为什么到修史的时候就不想了?有理由不想吗,谁有理由不充满想象?无论你信不信她想不想象,也不管她想象的是不是真的,她都已经在想了.她想的内容就不要信了,她在想象确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历史呢?那些文字有多少不是经过人处理的?就拿欧阳修为例吧,"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否也是一种变相的虚伪?他修的历史就是事实吗?胡适说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说的对呀!谁不是在心里预测了一个答案才小心求证的,lily如果没有"竹子是错误的"的答案怎么会想起杨珍女士的那些论述?所以无论你信不信康熙最爱某人,他都是真的.一个人有一个答案,但真正的答案永远存在而不可证.

关于这个主题的考证如能做到没有误区,鄙人认为在一个前提之下是大有可能的.就是推翻老爱的相对论,亲自做时空穿梭机去康熙那问一问他到底最爱谁,顺便带康熙在某人画像上的唇印一枚回来做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2 22: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祖爷!

您就说了吧,您到底到底最爱谁????

也免了我们这些后人争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2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声明:我并非是风花雪月的女孩子,从未有过幻想的年龄,今年23。

至于我是否先有论点,才有论据,恐怕是阁下主观臆断、富于联想。仁孝(孝诚是雍正改的,偶不认)皇后去世时,康熙的反应,我给的是“丧失理智”,而非单单的“激烈”。

康熙以六岁稚龄便立志要做个明君。而赫舍里氏去世时,他都做了什么:一反常规,赐大行皇后谥号“仁孝”;为了陪伴大行皇后耽误了接见朝鲜使者;兵荒马乱之时大兴土木;一改祖制册封太子……司马光曾说天子的职责就在于维护礼教。这样随随便便一划拉,偶们伟大的千古一帝破坏了多少条,汗呐~~由此看来,其后他维护太子,甚至太子的儿子的做法实在是早已有了前车之鉴。

康熙对佟家的恩泽不谓不厚,但是比起赫舍里氏相差仍远。“佟半朝”的说法顺治初年已有。而赫舍里氏以亡国之奴的身份一跃成为皇亲国戚或者是孝庄皇太后对索尼忠心的恩典,但其“文武百官具出其(赫舍里氏)门”的事实绝对是康熙一手造成的。

以佟国维性情平和来作为其一直未进入权利中枢的理由未免可笑,长孙无忌就是最好的例子。再者就是隆科多,康熙信任他,但并非重用,离肱骨之臣差远了,不过比他爹官大。

再有就是康熙亲悼念亡人,这是非常之恩典,但是并非特殊。例如康熙的七弟去世时,他也亲自悼念。康熙也曾亲自慰问自己的乳母孙氏,不是说佟氏与皇帝不亲密,但是似乎纽带很脆弱。

佟国维并非八子党,而且当时上书请求立八子为太子的大臣事后大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谅解,例如:舜安颜。但是很奇怪的是康熙似乎一直对自己的舅舅加丈人耿耿于怀,以至于在自己舅舅尚在人世的时候哭诉长辈通通离自己而去,世间再没疼自己的人。

在古代,君王示好臣下,通常都是赠予高官厚禄,亲情上的关怀与政治上的重用并无冲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例如长孙无忌。

我一直没有否认自己喜欢赫舍里氏,但是并没有干涉他人想法的意思。我的异议只是针对对方提出的论据做个探讨,何况我开篇也点明“欢迎大家讨论”,自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如果因为喜欢仁孝皇后就被安上“偏激”、“幻想”的帽子,阁下是否小题大做了点??难道修陵、立嗣之类的事情是我杜撰得不成,楼上君的评论简直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18:09 , Processed in 0.0328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