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11|回复: 31

【原创12小时心血】梦里不知身是客【答竹潋《乱山深处水潆洄》兼议康熙三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2 2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写这文很久了,一直纵容自己的惰性,直到有了一点压力,才提笔涂写一番。

本文授权乾隆网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保留一切维护原创的权力。

圣祖康熙,一生中拥有的女人不胜数,然而后宫一直相对平静,没有让大清重蹈其祖其父的覆辙。这样一代圣君,真的没有令他钟情的女人么?历史上的好皇帝不少,唐太宗有长孙,有杨妃;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不说,他的后宫也可以称得上“轰轰烈烈”……于是便在故纸堆中寻觅着,再微小的痕迹也不放过……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康熙大婚。这年康熙十一岁又六个月,皇后赫舍里氏十一岁又九个月。

皇后册文: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与。咨尔何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引自《清实录》,圣祖卷)。

这场婚姻,正是在“索尼年老,遏必隆软弱,苏克萨哈望浅,俱不能与鳌拜争”的背景下缔结的,可以说,康熙和赫舍里氏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俗话说,天下没有铁板一块的死党,鳌拜和苏克萨哈虽有姻连,而“论事辄龃,浸以成隙”。索尼则向来厌恶苏克萨哈的为人,虽如此,索尼在苏克萨哈受鳌拜排挤的时候还是会伸手拉一把,以维持朝廷和辅臣的体面。至于遏必隆,素“胆小畏事”,又与鳌拜同属镶黄旗,便“党附鳌拜”,不关己事不开口。

王思治在《索额图其人》提及,索尼年老,遇事多支持鳌拜,然而孝庄文皇后通过立后一事,使得四辅臣彻底分化。鳌拜协同遏必隆“心怀妒忌”,入宫奏阻,鳌拜私下怨言:“满洲下人之女,何以立为皇后?”而苏克萨哈此时做事更加没谱,居然说赫舍里氏和康熙的年庚不合,提议让孝庄文皇后立鳌拜的女儿为后(这是大意,引自《清通鉴》)。

事情的结果,三个辅臣的奏阻并没有撼动赫舍里氏的后位,反而让鳌拜下不来台,苏克萨哈的一番“好意”也落了空,反而更加不招鳌拜待见。索尼和苏克萨哈的矛盾也势必加深了,索尼和鳌拜,遏必隆的嫌隙,也更加表面化。

赫舍里氏和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陆续入宫,成了康熙皇帝的第一批后妃。

赫舍里氏的祖父索尼,以及索尼的父亲硕色,叔叔希福,是太祖太宗时候就备受重用的文臣,精通满蒙汉语。索尼在力保顺治皇帝登基之事中立下了大功,也因此得罪了多尔衮,两次徘徊于生死边缘,直到多尔衮暴卒,索尼才回到京师,从此顺治对索尼言听计从,让他位极人臣。

然而,赫舍里氏的出身虽尊贵,毕竟索尼所在的哈达部被努尔哈赤所灭,赫舍里氏一族“自哈达挈家来归”,“归”说得难听一些便是“降”。而钮祜禄氏就不一样了,她的祖父是大清的开国五功臣之一的额亦都,虽说是奴才,却也是太祖出生入死的弟兄。太祖于是和额亦都姻连不断,好几个女儿都成了他的妻子,或者儿媳。而遏必隆的母亲,钮祜禄氏的祖母,便是太祖的和硕公主。真要和爱新觉罗的皇室攀扯关系,钮祜禄氏不仅是太祖公主的亲孙女,还有几个姑姑,祖姑母,都是嫡嫡亲的皇室血脉,正可谓荣宠已极。由此可见,赫舍里氏的出身,再尊也比不上钮祜禄氏。然而世事无常,孝庄文皇后不可能坐视鳌拜和遏必隆所在的镶黄旗的势力因为出个皇后而继续膨胀,故而,钮祜禄氏纵是满门朱紫,也不敌“下人”(侍卫)之女。

继续说佟佳氏。先说说佟佳氏的出身。佟佳氏的祖父佟图赖,虽说不是地地道道的满人,但是她的祖母,却是真真正正的宗室贵妇。她的曾祖父佟养真虽说是降将,好歹也是大清开国立下赫赫战功之人。更别说她的姑姑——母以子贵的孝康皇后了。对佟佳氏究竟是康熙的表姐还是表妹,我已经被困扰多时。有关史料表明,佟国维比孝康皇后小两岁,这是根据康熙赐佟国维六十大寿诗的基础上推算的,既然是“康熙四十一年前后”作的诗,那么“大两岁”这个推断也是未必准确的。孝康在十五岁诞下玄烨之时,十三岁的佟国维是否已经生了佟佳氏呢?至今,我看到的相关书籍,听到的相关说法,有说表妹的,更多的是说表姐,但无论是表姐还是表妹,谁都没有给出确切的证据。

关于康熙三个皇后的年谱如下: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聘皇后赫舍里氏,行采纳礼。

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二,皇后赫舍里氏生皇子承祜。

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皇子承祜薨。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皇子允礽生,皇后赫舍里氏崩。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册封妃钮祜禄氏为皇后(妃指庶妃),册封佟佳氏为贵妃。

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皇后钮祜禄氏崩。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晋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皇贵妃佟佳氏生皇八女。

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皇八女殇。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册封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皇后佟佳氏崩。

不论是实录,起居注,还是别的可以被认为是“正史”的资料,都不可能直接叙述康熙和他的三位皇后之间的感情,我们后人说能知的,也仅仅是篇幅有限的几篇册文和几首悼诗。

先不忙看三位皇后的册文(此处指皇后死后宣读的谥宝),先来看清朝历史上最不幸的皇后之一——孝哲皇后。孝哲皇后和婆婆慈禧不合,尽人皆知。但是这是孝哲皇后死后两宫皇太后谕内阁的原话:嘉顺皇后于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宫,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皇太后,承颜顺志,孝敬无违,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遽于本日寅刻崩逝,哀痛实深。

由此可见,我们在文字中所知的清朝皇后,大多不离“承颜顺志,孝敬无违”这些话。康熙的三位皇后,也多如此。因此,从册文来讨论皇后的素质不无不可,却不可仅凭册文内容来分析康熙对三位皇后的情感。

这里我仅比较几个部分,册谥前,册谥时,册谥后。

(一)册谥前。

这时候皇后刚刚大行,谥号还没有定下来,康熙会谕礼部,告诉臣工,皇后的品性如何,薨逝的日期(虽然大家都知道,实录还是再记载了一遍),还要把谥号拟出来。

赫舍里氏:皇后赫舍里氏,作配朕躬,已经十载,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佐联内治,尤为敬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宫闱式化,淑德彰闻。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怀懿范,痛悼弥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会同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以闻。

钮祜禄氏:皇后钮祜禄氏,端懿夙著,作配朕躬,奉侍太皇太后,皇太后,恪恭婉顺,殚竭孝忱。正位宫闱,节俭宽仁,克襄内治,芳型尹始,淑德弥彰,兹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崩逝,追念壸仪,良深痛悼,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会同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佟佳氏:皇后佟佳氏,淑德夙成,芳徽懋著,侍奉皇太后,克尽孝诚,抚育诸子,悉均慈爱,褆躬敬慎,御下宽仁,式备仪型,宫闱胥化,顷遵慈谕,作配朕躬,尚期内治之用襄,何意沉疴之难起,兹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崩逝,惓怀懿范,痛悼良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会同拟奏,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以闻。

从上面三则“上谕”可见,三个皇后的品性颇为相似,都是事上孝顺,居身节俭,待下宽仁,佟佳氏则比前两位皇后多了鞠育皇子勤谨,这是和当时皇子皇女纷纷长大的特定情况分不开的,也体现了佟佳氏喜爱孩子的母性。

其次,三个皇后,康熙对孝昭钮祜禄氏和孝懿佟佳氏都用了“详察速议”四个字,而对于赫舍里氏,只有用了“详查”二字,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居分析,赫舍里氏的谥号“仁孝”皇后,并不是内阁翰林院所拟定的,而是康熙亲自拟定。纵观清朝那么多皇帝,除了康熙将太祖努尔哈赤由“武皇帝”改谥为“高皇帝”,太祖的皇后也随着改成“高皇后”之外,所有的皇后都是以“孝”开头,比如孝慈皇后,孝端皇后,孝庄皇后,孝惠皇后,孝康皇后,以及后来的孝昭皇后,孝懿皇后,而只有赫舍里氏,是康熙亲自拟定的“仁孝”皇后,可谓独树一帜了。后来雍正改谥,将仁孝改成“孝诚仁”便是后话了,不提。

最后,如果说康熙关于佟佳氏提到的“尚期内治之用襄,何意沉疴之难起”足以让人拘一把泪,那么关于赫舍里氏提到“已经十载”,便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二)册谥时。

这往往发生在皇后薨逝的一两个月之后,这时候,谥号定下来了,朝中有名望的宗室会宣读谥文。这是正式的册文,对皇后的描述相对之前的上谕要详细一些,辞藻也华丽一些。

这里是“齐谥宝”的宗室:

赫舍里氏:和硕康亲王杰书,和硕庄亲王博果铎。

钮祜禄氏:和硕庄亲王博果铎,多罗信郡王鄂扎。

佟佳氏:和硕简亲王雅布,多罗信郡王鄂扎。

窃以为,这里可以看出康熙对待嫡后和继后重视程度的不同。《清史稿》中,康亲王杰书薨于康熙三十六年,而同时宗室并不乏亲王,而康熙为什么只让一位亲王“齐”后两位皇后的谥宝呢?

另:因为三位皇后的谥文都比较冗长,这里不再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皇后中,赫舍里氏的册文是康熙“亲制”(引自《清通鉴》),而从册文的实际内容来看,钮祜禄氏是最有才气的一位,文化素养高于赫舍里氏和佟佳氏(引自《康熙皇帝一家》),这和她入宫以来苦心修学是分不开的,康熙称赞她为自己的“良配”,这是赫舍里氏和佟佳氏都没有得到过的赞誉。佟佳氏的册文,文笔最为华丽,其中引经据典,用先贤来比喻佟佳氏,也从侧面体现了她是一位识大体,心地仁爱的皇后。

(三)册谥后。

这里分两个部分说明。

首先是“推恩所生”,加封已故皇后的父亲。遏必隆逝世于康熙十二年,故而不做比较。加封仁孝皇后之父噶布喇,和加封孝懿皇后之父佟国维,康熙分别“奉”了孝庄文皇后和孝惠章皇后的懿旨,加封之前,自然有对亡后的赞美之辞,二者大同小异,然而不同的是加封的时间。加封噶布喇在康熙十三年十二月,距仁孝皇后死去七个月;而加封舅舅佟国维,则是在七月末,即孝懿皇后死去十几日之内。时间上的差异,也着实令人费解。

其次,皇后死后,康熙的表现除了哀恸祭奠,有无轻忽之举?

钮祜禄氏去世之后三十七日之后,康熙巡视京畿,十四日返宫(引自《康熙朝编年》,实录中,京畿作“近畿”)。

佟佳氏去世三十日之后,康熙巡视塞外,皇长子,皇三子和皇四子随驾,又过了三十日返京(引自《康熙朝编年》,实录中,塞外作“边外”)。

两次出巡的路线不同,一近一远,随扈之人一少一多,然而目的应是相似的,都是为了“排遣郁闷”。然而以巡视地方的方式排遣悲伤,在当初看来是怎么样的呢?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去世,康熙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大臣劝康熙“行幸郊外,少舒郁闷”,却被康熙以“太皇太后之丧,岂可轻忽?”驳回。这说明了在康熙的潜意识当中,即使是自己身体不好,也不可在居丧期间外出巡幸,然而对于两个继后,康熙的态度就没有那么硬朗了。

康熙十七年孝昭病故之时,正值三藩作乱,虽说情形已经不像仁孝去世那会儿毫无胜算,但军务还是紧张的。因为孝昭的去世和前朝的压力,康熙的身体的确不好,在大臣和太皇太后的劝导下,康熙答应去京郊巡视,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康熙二十八年秋天孝懿去世,康熙巡幸塞外,也便貌似事出有因了。然而仔细推敲却不然。康熙出发的日子,恰好在大行皇后满月致祭的次日,举丧一完毕,便踏上了北巡之路。一路上济贫、散银做了不少善事,汤泉、乐山也一样没落下,使人不禁要问一句,带了那么多皇子,臣工,这究竟是做什么来了?康熙自己大约也记起了此行的目的,说道:“朕恐无知者罔识朕心,乃谓朕以游嬉而来也。”即使不是欲盖弥彰,也不免矫饰之嫌了。整整三十日之后,康熙终于回到了京师,第三日便是孝懿皇后的月祭。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在这个中秋格外怀念亡后,做了四首悼诗,借此抒发怀念之情,虽不比东坡元稹,却也可摧人肝肠。


ersonName ProductID="康熙为" w:st="on">康熙为ersonName>君六十载,而身边的贤淑温良的皇后们,却都不能与他偕老。

暮年的康熙,最后一次回忆起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从剪除鳌拜,到荡平三逆,剿灭噶尔丹,到二废太子,是否会偶尔闪过一个念头,有没有一个女人,一直站在远处等着自己?也许有,甚至不止一个,也许没有,睁眼闭眼,除了社稷还是社稷,兴许还有祖母指点江山的身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3 22:42:1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2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啊,月的文章引经据典,史料翔实,而且分析客观、文笔清晰,值得细细玩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21: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经典啊

确实值得一看

想不到月的文笔那么好的说

只是找资料很辛苦吧?

[em21]这文是看过最经典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20: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清史稿》载:

世祖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五十六年十二月崩。先是疾大渐,礼臣请如孝康后丧礼。帝言:“孝康升遐,朕甫十岁,辅臣治丧,礼恐未备。后见仁孝后丧仪,条理颇晰,如遇大事,其悉议以行。”

由此可见,三位皇后的丧仪规整以赫舍里氏为最,联想那时正是三藩初乱,更觉不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9 20:30:0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2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初太祖时,以瓜尔佳信勇公费英东、钮钴禄宏毅公额亦都、董鄂温顺公何和理、忠烈公扈尔汉、觉罗公安费扬古为五大臣,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

——《啸亭杂录》

月,依此看来,仁孝皇后赫舍里氏是三位皇后中门第最不显赫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2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忠烈公扈尔汉

他不是佟佳氏的祖辈吧,同姓罢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2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园评《琐记》之第25回--慎王福晋怎样当妈

他不是佟佳氏的祖辈吧,同姓罢了吧???

确实。人家是满洲正白旗,努尔哈赤的养子,并被赐以国姓。[em11]

还是月知道的多,看书仔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22: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啦,孝懿的祖辈也不是非常显赫的背景。

佟养正是功勋卓著的将领,但是没有到:“显赫”的地步。

还是孝昭的背景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2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孝昭的背景硬。

然也。若不是其父站错队,康熙的后宫舍她其谁!!!做了十来年的庶妃,好容易不受压迫了又驾鹤西归。这就是命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6 22:34: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7 1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40]二位MM好文采,偶要多多学习哩。

孝昭皇后背景虽硬,但最薄命不是?当皇后半年就撒手人寰,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22:57 , Processed in 0.0260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