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43|回复: 38

[原创] 出身显赫的大清后妃(十二朝连载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0 1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授权乾隆网独家转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保留一切维护原创的权力。

清朝记录在案的224名后妃中,其家世出身有高有低,各不相同。今天,飘飘为大家献上一份个人人整理的小文档,里面记载了52位用有显赫家世的清朝后妃。这些女子,在她们成为皇帝的妻妾之前,或是王公之女,或是相府千金,总之都是金尊玉贵的人儿,跟皇室也算是门当户对。不过,不论是之前赫赫的出身,还是日后尊崇的地位,也都不可能为她们一生的幸福护航,浮华过后,这些后妃依旧是人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五味人生。


另外,飘飘所列后妃家世均是在其入宫前已经十分显赫,具体标准是,入关前满、蒙爵位贝勒以上,入关后,满、汉爵位伯爵以上,蒙古爵位贝勒以上,满、蒙、汉官职二品以上。后加封、追封的不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 17:29:3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太祖系(天命)

在清皇室中,首推太祖的妻妾出身显赫的最多,这也是当时政治联姻的必然结果。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父扬吉努,叶赫部贝勒。在当时满族的建制中,是以部落为单位。一个部落就相当于一个国家,那么部落的首领贝勒地位自然不必说。孝慈皇后的父亲杨吉努正是当时海西四部最为强大的叶赫东城贝勒,孟古的身份基本可以比拟后世的公主。

2、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同孝慈皇后一样,阿巴亥的父亲满泰也是海西四部之一乌拉部的贝勒,其出身可圈可点。只不过后来阿巴亥的父亲在部族内乱中被杀死,年幼的她才被当作换婚的礼物送到了建州。

3、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父孔果尔,蒙古科尔沁左翼前旗扎萨克多罗冰图郡王。孔果尔和孝端皇后的父亲莽古斯是亲兄弟,也就是说,寿康太妃与孝端皇后是堂姐妹,不过有趣的事,前一年姐姐哲哲才嫁给皇太极,后一年妹妹寿康太妃就嫁给了太祖本人,成了姐姐的婆母,这政治联姻的关系果然是混乱呐。

4、侧妃:叶赫那拉氏,父拜三,叶赫部贝勒。很多资料上都记载这位叶赫那拉氏侧妃(小叶赫氏),是孝慈皇后的妹妹,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详细内容请见东西六宫《飘飘纠错—— 太祖侧妃叶赫那拉氏与孝慈皇后的关系),拜三的父亲阿尔卜与扬吉努是堂兄弟,来自叶赫老三房(褚孔格第三子的后裔,清佳努——东哥为其长子后裔,称大父房;扬吉努——孟古为次子后裔,称二父房)。

小叶赫之所以会成为太祖的妃子,是因为她的兄弟苏纳的归附。苏纳在建州与叶赫关系到达风口浪尖之时投奔了建州,并因此获得了赏识,迎娶了公主(其子苏克萨哈为康熙朝四大辅臣之一)。不过小叶赫氏没有姑姑运气好,姑姑生了皇八子,成为了皇后;而她生了皇八女,却只是侧妃。看来这男女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啊。

6、侧妃:博尔济吉特氏,父明安,科尔沁左翼后旗贝勒。同样的,明安也是莽古思的兄弟,最后虽未封王,但与莽古思和孔果尔一样,也是一旗之长,实权在握,身份自然不同凡响。

7、侧妃:哈达那拉氏.阿敏,父扈尔汉,哈达部贝勒。阿敏的祖父万汗曾是海西四部最强大的首领,在他的统治之下,哈达部曾为了四部之首,连建州都不得不臣服在他的脚下。然而在他过世以后,哈达部就不复从前了。内部的争斗和外部来自新起叶赫的威胁,都使得新继任的哈达贝勒扈尔汉应对不暇。为了支撑局面,扈尔汉只能无奈的将女儿阿敏格格送到了过去一直依附于哈达的建州,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妻子。不过,阿敏却从未得到过太祖的宠爱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在阿敏入宫不久,叶赫部的孟古姐姐也嫁到了赫图阿拉;另一方面,太祖始终都对曾仗势压迫建州的哈达心怀芥蒂;不过最重要的是,阿敏的姑姑(万汗的养女)正是在幼年时虐待太祖的纳喇氏继母。试想想,在这么多的过结当中,阿敏又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太宗系(天聪/崇德):


太宗皇帝的后妃最大特点就是蒙古人多,这些来自蒙古最有势力的部族的女子,将满蒙联姻推向了高潮,也恰恰符合了当时时代发展的趋势。

1、孝端文皇后(哲哲)/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分别是科尔沁中旗贝勒莽古思、斋桑的女儿。由孝端皇后拉开了科尔沁与满清的联姻序幕,到孝庄、宸妃时推向了高潮,从此,大清朝的后宫彻底成为了蒙古女人的天下。

2、元妃:钮祜禄氏,太宗原配。父额亦都,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在后金建国的过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当然,姻亲关系也十分紧密。额亦都本人娶了太祖的两个妹妹(一个堂妹、一个亲妹),两个儿子分别娶了太祖的两位公主(皇四女和皇六女),女儿钮祜禄氏嫁给了太宗作福晋,孙女则是康熙皇帝的孝昭皇后。此等家世,真真的煊赫无比。

3、继妃:乌拉那拉氏。父博克铎,乌拉部贝勒。谁说豪格的母亲身份卑微,只不过是国破休云贵罢了。她的父亲博克多是乌拉不得贝勒,布占泰的叔叔,算起来,乌拉那拉氏还是太祖大妃阿巴亥的亲堂姑呢。而乌拉布与科尔沁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不过一是以新欢,一个就爱罢了。只是,这姑姑嫁给了儿子,侄女却嫁给了父亲。按照母亲这边的本分来算,豪格应该是与太祖同辈,政治联姻的备份果然是乱啊。

4、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父多尔济,阿巴垓部札萨克铎罗卓礼克图郡王。娘家是郡王,婆家是汗王(林丹汗遗孀),这样的结合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吧。

5、侧妃:叶赫那拉氏。父阿纳布,叶赫部贝勒。又是一个来自老三房的妃子。阿纳布与太祖侧妃叶赫那拉氏的父亲拜三是堂兄弟。叶赫那拉氏在太宗的诸多妃子中的地位并不图出,不过其独子硕塞后来被封为承泽亲王,成为八大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也可以算是一种安慰了。

6、侧妃:博尔济吉特氏。父达尔汉巴图鲁,蒙古扎鲁特部贝勒。当初太宗之所以会求娶这位蒙古格格,是因为“闻其贤”,并且娶回来后还册封为东宫福晋。然而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年之后,这位福晋在生下第二个女儿(皇九女)后才十一天,就被太宗以不明不白的理由休弃,并转嫁给了叶赫贝勒南褚。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包含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内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0 12:56:1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世祖系(顺治):


到了世祖的时候,虽然蒙古后妃依旧领首后宫,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她们中间,既无得宠者,又无诞育皇嗣者,只不过是徒具中宫之位。与此同时,满籍的后妃们却在悄悄崛起。

1、废后:博尔济吉特氏。父乌克善,科尔沁和硕卓礼克图亲王。这是一桩姑表亲,满蒙联姻高峰的延续,只可惜如此一番美意也无法弥补小夫妻二人的感情危机,于是,这场经典范例式的婚姻最终仍就只能以悲剧收场。

2、孝惠章皇后/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父绰尔济,科尔沁多罗贝勒。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废后的堂侄女。她的职责是为了弥补因顺治废后而造成的蒙古的不满,然而孝惠的命运比她的姑姑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保住了中宫的位子,但却只能使孤独终生。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汉军旗。父佟图赖,官至少保(从一品),固山额真(即都统,从一品),看来佟佳氏家族早在孝康之前就已经很有根基了。

4、孝献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父鄂硕,官内大臣(从一品),封一等精奇尼哈番(一等子)。在董鄂妃入宫前,鄂硕就已经因为军功晋封一等子爵,看来还是非常有本事的,要不是这样,又怎么会生出孝献皇后这样贤淑的女儿和费扬古将军那样勇敢的儿子呢?

5、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父博罗特,蒙古浩齐特部札萨克多罗额尔德尼郡王。浩齐特部与皇家的联姻本不多,这位恭靖妃可能算该部嫁到北京的女子中位份最高的一个了。

6、恪妃:石氏,汉族。父石申,官吏部侍郎(丛二品)。恪妃是最早一批入宫的汉妃之一,也是其中出身相对较高的一位。由于未入汉军旗,恪妃在宫中一直穿着汉服,这在满是花盆底和把子头的紫禁城里还真是一道景儿呢。

7、悼妃:博尔济吉特氏。父满珠习礼,科尔沁札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同样是孝庄的亲侄女,严格的说,悼妃的身份比顺治废后的身份还要最贵。毕竟满珠习礼王爷是斋桑嫡出之子,该旗的掌旗亲王。只可惜悼妃早早就去世了,看来凡是待年宫中的蒙古妃子都不长寿啊(康熙慧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0 13:06:2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祖系(康熙):


圣祖时,蒙古后妃基本已经推出后宫,满族女子重新占领天下。而由于幼主即位,造成权臣当道,这也明显地反映在了康熙的为皇后身上。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姐妹花多,在圣祖的后妃中,至少有四对姐妹花同时在宫中为妃为后。

1、孝诚仁皇后/平妃: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父噶喇布,官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大家都晓得,孝诚皇后之所以会成为康熙的嫡后,是因为她的祖父索尼是孝庄太后极力拉拢的政治合作伙伴,而这也正代表了孝诚那贵盛无比的,甚至可以左右朝局的煊赫家世。

2、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父遏必隆,官太师(正一品)。同索尼一样,遏必隆也是四位辅政大臣之一,而孝昭最初与仁孝一样,都是康熙的准皇后人选。只是后来略输一阵,屈居为妃。不过好在,孝昭还是登上了皇后的宝座,不枉费了她高贵的出身。值得一提的是,遏必隆是当年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儿子(前面我们也提起过),看来家世显赫已不是一朝一代的事情了。

3、孝懿仁皇后/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满洲镶黄旗。父佟国维,官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世袭一等公。前有孝康坐镇,等到孝懿入宫的时候,佟佳氏家族已然是炙手可热的“佟半朝”了。一面是达官贵戚,一面是皇帝表亲,孝懿除了家世上,还在血统上比他人更近了皇帝一步。

4、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父和塔,科尔沁札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孝惠皇后的从堂妹,端敏公主的小姑子,宣妃的出身非同小可,算是康熙朝中身份最尊贵的妃子了,同时也是蒙古贵族中最后一个入宫为妃的亲王之女。

5、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满洲正黄旗。父威武,官护军参领(正三品)。虽然飘飘将文中后妃之父的官位限制在从二品以上,但因为已经写了康熙的三个皇后,不好只剩下这位嗣皇亲母,加上孝恭的父亲也官至正三品,也是相当高的官位,所以姑且记录在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0 13:12:1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世宗系(雍正):


世宗皇帝妃子少,出身显赫的也少。不过这也是一种趋势,此时国基已稳,不需要政治联姻;皇权已固,不需要笼络重臣,皇帝选妃时自然比从前从容自由得多。

1、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满洲正黄旗。父费扬古,官步军统领大臣(从一品)。九门提督家的小姐与皇子雍亲王果然是门当户对,再看孝敬皇后的品行,可知圣祖爷的眼力不差。

2、敦肃皇贵妃:年氏,汉军镶红旗。父遐龄,官湖北巡抚(丛二品)。即使是不算年羹尧,敦肃皇贵妃依旧不是普通的出身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0 13:16:4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高宗系(乾隆)

佰着手指数一数,还是高宗系入选的后妃多。这时虽然没有了蒙古的亲郡王女,但满洲的大家闺秀还是不乏其人的。

1、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父李荣保,官察哈尔总管(从三品)。察哈尔总管的职位虽不算很高,但其背后的禁卫军世家——富察氏家族却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自哈什屯起,到后来的米思翰、马齐、马武、傅恒、福康安等等,五代富察氏数十位成员凭借自身的卓越才能和对皇帝的朗朗忠心获得了四代帝王的信任与重用。佟佳氏是佟半朝,富察氏却是富五代,其功绩和影响力堪称大清外戚第一家。

2、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满洲镶黄旗。父高斌,官河道总督(正二品),大学士(正一品)。清朝的汉籍后妃中,以慧贤皇贵妃的出身最为显赫,包衣家族,走到这一步的确不易。高佳氏父女二人的地位不论从何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

3、忻贵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父那苏图,官总督(从一品)。这总督之职不可小觑,那真真是开衙建府的封疆大吏,乃是一方一省手握实权的最高长官。

4、颖贵妃:巴林氏,蒙古镶红旗。父纳亲,官督统(从一品),爵轻车都尉(正三品)。不知这巴林氏的姓氏与蒙古巴林部有没有关系呀。

5、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父桂林,官两广总督(从一品),又是一位制宪千金。两广总督之职乃是仅次于两江总督的肥缺,非一般人可以胜任。

6、顺妃: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父爱必达,官湖广总督(从一品)。乾隆朝的第三位总督千金。顺妃同前面循妃是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妃子,湖广与两广也正好相邻,两位总督大人同时有女儿入宫为妃,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呢。

7、容妃:和卓氏,回部。父和卓扎赉,回部台吉。这位大清朝唯一的一位来自回部的妃子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她也确实有值得注目的资本,显赫的出身,特殊的身份,美丽的容貌,神秘的传说……这位来自天山脚下回疆公主不仅征服了纯皇,也征服了无数后世之人。

8、舒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父永绶,官兵部侍郎(从二品),副督统(正二品)。谁说叶赫那拉的女人不准入宫,舒妃打了这些人的脸。

9、惇妃:汪氏,满洲镶黄旗。父四格,官都统(从一品)。怪不得惇妃因怒之下竟然擅杀了宫婢呢,看来这位出身军旅家庭的都统小姐真不是个好脾气的人。

10、瑞贵人: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父德保,官礼部尚书(从一品)。这位妃子留下的资料实在不多,况且也不是得宠之人。恐怕现在也只剩下这大宗伯的家世还值得一提了吧。

11、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满洲正白旗。父乐舜,官至巡抚(从二品)。“鄂”这个封号是在奇怪,是因为其父名叫鄂乐舜,亦或是因他在湖北当巡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仁宗系(嘉庆)

《金枝欲孽》拍得邪乎,可实际上仁宗的后宫却是简单得很。家世好的妃子也实在不多。

1、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父和尔经额,官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副都统(正二品)。乾隆皇帝亲自选定的儿媳妇,想来孝淑不但有高贵的出身,更有高贵的德行吧。

2、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父恭阿拉,官礼部尚书(从一品),封一等侯。看来凡是乾隆老爷子做主选的皇后,都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啊。

3、信妃:刘佳氏。父本志,官将军(从一品)。谁又知道这个从不被人注目的信妃竟会是将军之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宣宗系(道光)


宣宗皇帝似乎在即位以后就再也没有纳过一个出身很高的妃子。

1、孝穆成皇后:纽祜禄氏,满洲镶黄旗。父布彦达赉,官户部尚书(从一品),世袭一等子爵。家传世袭的爵位,这位没有当过皇后的皇后果然不是泛泛的出身呢。

2、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父舒明阿,世袭三等承恩公。作为佟图赖的后人,舒明阿虽无官职,确实自来就袭着三等公德爵位。而孝慎皇后也是一个多世纪之前,煊赫一时的“佟半朝”家族中的第三位大清皇后,家世不可小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0 13:18:0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文宗系(咸丰)

在文宗19名记录在案的后妃中,真正出身二品大员以上之家的只有婉贵妃一人,莫不是当时大官之家没有貌美贤淑的女子?还是这些女子都与皇宫无缘呢?

1、婉贵妃: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父奎照,官左都御使(从一品)。堂堂御使千金在宫中却只屈居为嫔,看来在皇帝面前,光看家世还是不够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19:18 , Processed in 0.0343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