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你又是主观臆断了.
康熙皇帝曾将此想法与孝康章皇太后提过,认为自己的儿子们年龄有些偏大.
而且若以明初“靖难之役”作为康熙无意立皇太孙为理由,那么努尔哈赤两次建储均告失败却无损康熙皇帝立太子的决策又做何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康熙没有直接传皇孙的意思,你说的档案我看了,原文没有一点反映康熙要直接传弘皙的,康熙只是说,皇长孙颇贤,故难废立云,还有一句是,不忍立他子而将弘皙贬到其他的地方。
要是说到主观臆断,恐怕传位弘皙才更是这样。
我说的是《庭训格言》中康熙皇帝与太后的一段对话。
谁告诉你废太子一堆政治死灰了?即便第二次被幽禁在咸安宫,照样有人为其奔走,就此看来其远未失势。而且康熙颁布的诏书只说是旧疾未愈。天知道哪一日老皇帝心血来潮宣布太子病好了,可以做储君了。
而且太子之罪并未累及其家人。弘皙就不说了,即便是他的妻子石氏去世后,丧仪的规格也要比福晋高。
所谓政治死灰是指皇上不会让他东山再起了!
太子妻子去世和弘皙当皇帝是两码事,我也越来越相信是连锁反应了。
弘皙直接当皇帝比弘历是抱养的孩子的故事还荒谬,你所提的“证据”没有一点充分,除了康熙之前对弘皙的情感外,没有站的住脚的。
那也是废太子年龄过大。
关于《李朝实录》的问题,我想我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其对康熙临终嘱咐的内容出处已经说明是听畅春园官员所述,而非康熙亲口。不知道这“自相矛盾”是怎么来的?谁和谁矛盾??
储君的选择事关多方面,除了年龄还有很多需求。列举弘皙的例子是说明当时储君的人选已经扩大到皇孙方面了,康熙与太后的对话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19:28 , Processed in 0.02372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